如是存想:台灣需要倡議型的社群媒體

2016.07.22 | 14:33 PM    作者 │ 莊豐嘉    報導地點 │ 臺北市    瀏覽次數 │ 3,903 檢舉文章
文/莊豐嘉
返鄉特派員發起人


媒體的墮落,已經到了眾人皆曰可殺、連媒體人自己都懶得談的地步。尤其網路媒體,追隨電視爭逐收視率的腳步,用盡方法追求代表流量的點閱率、瀏覽率,嘩眾取寵的標題,四處發散。然而,原先流量名列前茅的幾家大網媒,如東森ettoday和蘋果日報,近幾個月來紛紛急遽下降,尤其臉書改變演算法更是落井下石,有人不禁苦笑,難道網路媒體的冬日已提早來臨!


其實,網路媒體比之於報紙和電視,稍微幸運,因為衡量網路的指標不只有一種,不只時間長短,還有次數,加上互動,統稱為黏著度。臉書就是以高黏著度睥睨群雄,稱霸網路。


擁有一百萬粉絲數的媒體,影響力自然不小,但是如果有一萬名高黏著度的網友同時在新聞平台上活動,這樣的影響力和爆發力更是非同小可。當這些網友不只是讀者,還是參與者,更直白的說,他們同時也扮演著記者或編譯者的角色,互相串聯,互相分享時,這樣的媒體,便會長出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媒體形貌。


因此如何讓網友願意在新聞平台產生高度黏著,勢必成為媒體發展的重點。從臉書的經驗來看,新聞社群勢必成為一種趨勢,新聞本身不再是孤單的一則則訊息,它同時也應該是共同協作的成品,是不斷改善發展的報導。


媒體可以有很多種面貌,專門提供內容的媒體,仍然有存在必要,但要如何維持生存,至今仍然沒有答案。但應該也可以是一種工具或平台,讓任何人都可以藉此找到彼此,以便進行組織,共同行動,協調活動。


這樣的媒體,是一種倡議性的媒體。「如果沒有倡議目的,就不算是新聞報導。」《媒體失效的年代》一書作者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如是說。「因為編輯一旦指派記者揭露消費者騙局,或者侵占公款的事件,即是倡議行為的體現。」


通常,媒體選擇了什麼而不是什麼做為報導題材,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判斷,而且應該是基於公共利益的主觀判斷;例如為什麼要對文林苑都更事件或大埔事件進行大幅報導,這難道不就是一種倡議?


若依此判準,就可以發現,在網路上點閱率最高的貓貓狗狗「寵物新聞」,可能算不上是新聞,但對動保議題深入報導,絕對是一個倡議,一則值得更多人了解的新聞。


進一步申論,延續及維持自許知識份子傳統的媒體人,在網路上發起倡議型的社群媒體,結合獨立公民記者,成為NGO的放大器,成為監督政府及傳統媒體的新興力量,將可以在媒體轉型中找到媒體人新定位。


必須要指出的是,能夠提供議題社群服務的團隊,由資深媒體人、年輕的網路專才及從事公益的NGO組成,會是完美的結合。


這樣的倡議型社群媒體,同時也是跨越國界的,分布在全球各個城市的獨立記者可以深耕在地議題,自主發聲,不僅傳達對各地政治、農業、文化、教育…..等等關懷在地的報導,不僅翻轉地方,也讓地方被顯現在國際視野。這是網路媒體最大的優點,但真正投入發展者卻寥寥可數。


很多人一定會有問,這樣的議題社群,它要靠怎樣的business model維持下去?或許,索馬利亞海盜消失的故事,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索馬利亞海盜聲名狼藉,連美國都束手無策:結果是一位日本大叔,發現索國海域有珍貴的金槍魚,於是教海盜們捕金槍魚的方法,他買下來再轉賣給日本人。海盜們因為找到家鄉的寶藏,從此安身立命,再也不必當海盜。有人問這位日本大叔,那你有賺錢嗎?他說,剛開始的確虧本,但是過了幾年後,已經開始轉虧為盈;接著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生意不就是養出來的嗎?」


同樣的,社群需要培養,社群就是目標獨具的市場。對於每個獨立的公民記者,透過社群,他們或許可以找到一條返鄉安身立命的路,並且是養活自己、活絡地方的雙贏的路。


這樣的議題社群要成功,不能學習傳統媒體的做法。傳統媒體是權力集中、資本集中的組織,記者和編輯都只是其中的一位雇員。但是新聞社群,應該是去中心化,是人人平等的,是資源共享和合作的,不再有所為謂友報或敵報的競爭關係,透過網路工具的設計,一篇報導不斷更新,不一定要來自編輯,也可以來自同樣專精領域的網友。


傳統媒體如報紙或是電視廣播等,其所以會有今天的表現形式,和其工具型態有關。當網路新媒介出現之後,若依然停留在過往的媒體迷思之中,就像只知平面觸覺的螞蟻,無法理解三度空間的概念;這樣的媒體,要想走出死胡同,幾乎可預見,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112
新聞標題
如是存想:台灣需要倡議型的社群媒體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