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專訪|回鄉種田不只是種田 清靜田

2018.05.28 | 06:58 AM    作者 │ 回鄉米    報導地點 │ 彰化縣 二林    瀏覽次數 │ 3,449 檢舉文章
毅然決然放棄工作 遠走他鄉尋找自我
  他是洪恩斌,一位來自彰化縣二林鎮的青農,黝黑的皮膚經歷了無數個日子的太陽洗禮,農田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清靜田。

    一開始的他,就和社會上大部分的畢業生一樣,等待退伍接著找一份穩定工作,唯一與人不同的是,希望快點存錢的他,那時候一次做了兩份工作,每天辛苦地在家裡和公司之間奔波。一晃眼六年過去了,六年的消磨讓他產生對於工作的倦怠感,於是在妹妹的建議下去澳洲打工度假。

  在澳洲農場打工的那兩年是他接觸農業的開始,也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初到澳洲的他,工作就是種植蔬果,不管香瓜、西瓜、南瓜、辣椒都難不倒他。

漸漸地,他感覺自己似乎對這個工作充滿興趣,也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生活,覺得從前的自己就像是每天為錢忙碌的都市人,也希望能夠有所改變。


  • 走一條不同的路 雖然辛苦依舊埋首堅持

    友善耕作與傳統耕作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友善耕作堅持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以及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和產品。

      當時的他看到了台灣的食安問題,於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友善耕作,但這條路並不平坦。從事友善耕作的第一年,他受到了村莊裡許多老農的質疑,「在農村你的田地就代表你的為人」,因為友善耕作所以並不施用化學農藥,所以田裡也會有許多雜草,這讓老農們擔心那塊田會被他做壞,也對他產生了懶惰的印象,覺得他不想除草,再來也會去質疑他的收成,這給他帶來了許多心理顧慮,而消費者的支持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慢慢的,他的堅持逐漸影響周圍的人。第二年,一位50幾歲的老農也不噴農藥了,他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老農一起做友善農業,改變以往傳統慣行農業的方式,打造一個友善耕作社區,由他來做通路銷售,進而帶動整個社區農業的發展,他的夢想不只在他的田裡,而是在村莊的每一寸土壤之中。
  •   洪恩斌的夢想很大,他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從一塊田擴展到一個社區,一點一點地讓他所在的溝頭社區變得更美好。

    一塊田到一個社區 致力打造福利社區, 家人 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為了讓小朋友可以更親近農業,他與廣興國小推動了食農教育,從去年底開始,他帶著小朋友去地瓜田和黑豆田、介紹向日葵的種子,讓這些東西不只是出現在小朋友的餐桌上,而是可以讓小朋友看到它們最原始、樸實的樣子。

      除了食農教育,他還希望將溝頭打造成福利社區,做到關懷老人的目標,並且提供老人共餐,利用社區的農產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老人們的生活無憂無慮。

      洪恩斌表示,現在的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功,在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幫助和支持。第一年開始種米的時候是最不知所措的時候,要種、要曬、要碾、還要包裝,幸虧有了返鄉青農前輩的出現,讓他可以更快地上軌道,在雲林水林、宜蘭深溝村、南澳自然田的學習過程也給他後來的事業帶來許多啟發。

    清靜田的願景,回鄉不只是種田而已,我想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很高興受邀至二林鎮廣興國小分享返鄉青農的生活點滴,阿嘉校長對食農教育及生態環境非常重視,積極連結社區來共享資源,謝謝你們願意給清靜田一個機會,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環境更好。

    1.友善耕種,食農教育.
    2.支持在地農產品.
    3.營造村莊及社區發展.
    4.背包人生,打工換宿生活.
    5.文創藝術,音樂閱讀餐所.
    6.水稻代耕服務,插秧&收割&打田.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1290
新聞標題
小農專訪|回鄉種田不只是種田 清靜田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