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陶器─用心融入在地人的夢想

2019.10.10 | 18:09 PM    編譯 │ 湘宜    報導地點 │ 雲林縣    瀏覽次數 │ 2,824 檢舉文章
喜愛泡茶、喝咖啡的楊銘洲。從茶杯、茶壺到存放茶葉的茶倉等都是自己燒製的。
任職大成商工廣告設計科的楊銘洲,在陶藝創作方面已深耕二十餘年;一路走來完全靠自學,雖然跟幾位老師請教過,但是他說:「沒有人願意承認是我的老師。」因為自己只是從旁觀摩、偶爾問問題,大多時間是藉由書本、影片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動手摸索,在一次次失敗挑戰中終於看見一片桃花源。


  • 走實用路線的創作,從茶具開始

    醫科轉商業設計 攝影師變成陶藝家

    從找土、練土、測溫度、配釉、燒法等等都要親自體會,才能有通盤了解,找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最初的作品為了比賽、觀賞用,後來則轉向生活器皿時,開啟了他新的創作思路。
    過去不曾想過自己會玩陶,高三才從丙組轉到文組去,起步實太晚,不了解商業設計性質,最後連大學商業設計也是分數剛好就填了這個志願;讀商設時,楊銘洲選擇了攝影專業,想好未來要去當攝影師,卻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到陶藝,開始了陶藝學習之路。
    有位老師在文化中心辦展覽,邀請他過去協助拍攝,製作型錄、邀請卡、DM等,因為作品多拍攝時間長,閒來無事就在一旁看他們工作,由於忙碌就沒有時間招呼理睬他,但又怕拍攝的他無聊,因此善意的留了一台拉坏機跟一堆材料讓他打發時間。
    就這樣他開始動手玩起拉胚,慢慢的和工作室的人熟絡竟玩出興趣來。之後的三、四年時間只要有空就過去玩陶!當時正在高職夜校擔任教職,白天的時間幾乎就都在工作室裡了。
  • 採用龍眼灰、竹灰融入釉藥電燒1250度的作品,讓材料流得剛好順暢,每個造型獨特,可能一天只能成功產出一個,稀有而困難。

    培養陶燒子弟兵 1250度燒出的革命情感

    許多對陶藝有興趣的學生說,玩陶和國英數的學習感覺大不相同,尤其是當成品產出時,有種特別的成就感,會讓人著迷與享受。創作過程中是一次又一次與內心的對話,作品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很多的時間,尤其使用柴燒,一次的製作需要燒四到五天,大約五公噸的木柴,從火苗點起就要守著窯,需要一群團隊輪班才能順利完成。一旦學生願意跟著你一起守著這個爐,就表示他是真的有興趣,楊明洲說「燒柴窯要不時投入木柴,16、7歲的孩子,爐子打開時的高溫不是每個人忍受得了的。」所以一屆學生帶下來,能有一兩位真心喜歡陶藝的,他就心滿意足了。已經有學生當完兵後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將作品包給店家代售,開創自己的職業生涯。
  • 融入個人特色的作品都是一段心路歷程的結晶

    沒有靈感 那就出去旅行吧!

    身為創作者都會有低潮期,但他並不當一回事,而是灑脫的說:「想不出東西時比較悶,就暫時擱置到外地走走,不同的景觀環境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激發出新的靈感。」而他前一天剛從小琉球回來,就有了新的想法。
    用旅行、看展找靈感,在工作室中捏塑出自己的所思所念,楊銘洲的每樣作品都充滿自己的個人特色,甚至是為了自己的需求而打造。有時候獨自坐在工作室裡品茗拿著作品仔細端詳,沉浸在當初創作的初心、當下再次反思,這樣的過程就像與作品的對話,可以讓他不斷提升,豐富他的創作方向,他的思維隨著作品完成又開啟另一扇奇異的空間,他樂此不疲。
    他直言道:「我很怕做同樣的東西。」不能接受自己的作品一成不變,所以一直在各個環節找尋突破點,不同的溫度、土壤、釉料都去嘗試,也因此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藝術火花。他說「只要能看到喜歡的作品,就是已經突破某個困難點,所謂有瓶頸當然就還沒製作出來」他把超越當作必然的過程與樂趣,因為玩陶已經融入他的生命了。
    集結地方好陶人 退休一起燒柴窯
    從無意間的機緣與陶藝結緣,一直到「真陶器工作室」的成立可以說融合了在地人的夢想,有著年輕的一片赤誠與陶藝家的全心投入。對未來楊老師期許,成立一個在地陶藝中心,集結雲林縣地方喜好陶藝的人共同發展藝術。深耕這麼多年,他相信在資源、人力應該足夠,只是沒有時間好好整合。期待退休就可好好經營這個區塊,在工作室教學、社區活動都可全力配合。

    曾拿過台灣金壺獎和雲林文化藝術獎首獎的楊銘洲不斷進修和推出新作品,他笑說因為怕被學生追過,教學內容一定要有變化,所以需儲備很多能量,不斷的學習;自己沒提升就會覺得沒有長進,教學也會心虛。

    近年來他積極舉辦各項活動,如教師研習、國小暑期單車行、童軍活動等,都會將站點拉到工作室,以原來具備的條件,透過更大力度的推廣,希望讓雲林斗南的陶藝更被熟知並認同。他以自己的生活用品為製作重心,也希望到工作室參觀的客人,親自去撫摸、用心去感受作品的生命,可以給器皿賦予新意,「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它,畢竟它就是容器。」陶器的價值跟意義存乎一心。

    楊銘洲退休後想再找塊地蓋一個柴窯。「燒柴窯是一個很有文化性的活動,與同好聚在一起,有著共同目標,歷經四、五天的輪班守護,同甘共苦下,那是不可言喻的革命情感;一種不畏懼惡劣環境、不怕熱、不怕累的心情,在窯邊暢談理念和過程,甚至閒話家常中,一起催生藝術的等待,最後見證作品誕生的喜悅,絕對會讓人深深感動的。」
    這也是楊銘洲最希望帶給年輕一輩的理念,用心去感受泥土的生命、盡情享受創作的天空,並讓自己樂在其中,當作品真實地拿在手上時會是特別深刻的體驗。不論是大地乾裂紋的茶倉、瓷土柴燒出來的橘色茶壺、鈷藍結晶釉電燒失敗率高的藍色茶杯,都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成績與過程。楊銘洲正是用陶藝多采多姿的作品讓自己生命綻放光芒,希望這光芒也照耀在更多年輕人身上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1662
新聞標題
真陶器─用心融入在地人的夢想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